邻接表表示图进行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最小生成树

news/2024/6/29 12:01:58 标签: 深度优先, 宽度优先, 算法, c++

图的邻接表定义

下面用邻接表实现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用邻接矩阵来实现最小生成树。

图的邻接表:首先定义一个图的邻接表的类,里面包括图的顶点数,图的边数,顶点表数组。由于顶点表数组里存放的都是图的一个个节点,因此需要用到顶点节点和边的节点。定义顶点节点的结构体中数据域中存放顶点的信息,指针域指向边表的第一个节点,用first来表示。定义边节点的数据域中存放被指向的节点的信息,指针域指向下一个边表节点,用next表示。

图的邻接表的类的成员函数包括图的构造函数,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下面给出图的邻接表的类的定义以及顶点节点和边节点的定义。

#define Maxvernum 20
#define inf 0x3f3f3f3f
//边表(节点)
template<typename datatype>
struct arcnode
{
	int adjvex;//所指向的顶点是哪个(用两个节点在逻辑上连接了一条弧)
	arcnode<datatype>* next; //指向此边表的下一个节点(同样也是用两个节点在逻辑上连接了一条弧)
};
//顶点表(节点,边表的特殊情况)
template<typename datatype>
struct vertexNode
{
	datatype data;//顶点信息
	arcnode<datatype>* first;//指向的第一个节点
};
//图类(用邻接表的方式存储图)
template<typename datatype>
class graph
{
public:
	graph();//图的构造函数
	void bfs(datatype);//广度优先搜索
	void dfs(datatype);//深度优先搜索
private:
	int vernum;//顶点数
	int arcnum;//边数
	vertexNode<datatype> adj_list[Maxvernum];//顶点表
};

图的邻接表构造函数

首先先输入邻接表的顶点数和边数,接下来输入每个顶点的值,将其存放在顶点表中每个顶点元素的数据域当中,将当前顶点表的每个节点的first都设为空。接下来按照边的数目,依次输入哪两个节点之间存在边,并在邻接表中将他们互相连接到各自的边表中,比如A和B相连,就让A的边表节点中有B,B的边表节点中有A,按照这个方法依次构建,就构建出了图的邻接表。

广度优先搜索

广度优先搜索类似于树中按层序遍历,一层层进行遍历,得到广度优先遍历序列。在实现的时候用到了队列这种数据结构。为了避免重复搜索的情况出现,因此要设置一个标记数组,用于标记已经被搜索过的节点。首先先选取一个要从其开始进行搜索的节点,将其放入队列并标记,接下来依次遍历它的边表节点,只要没被标记,就将其入队,直到这个节点的边表节点被全部搜索完毕,输出这个顶点的值,并将其出队,下次取队头元素,继续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搜索队头节点的边表节点,依次类推,直到队列为空,则说明广度优先遍历完成。代码如下

//广度优先搜索
template<typename datatype>
void graph<datatype>::bfs(datatype e)
{
	queue<datatype> q;
	int visited[Maxvernum] = { 0 };
	q.push(e);//从编号为e的这个顶点开始
	visited[e] = 1;
	int s = e;
	while (!q.empty())
	{
		s = q.front();//取队头元素
		arcnode<datatype>* tmp = adj_list[s].first;
		while (tmp!=NULL)
		{
			if (visited[tmp->adjvex] != 1)
			{
				q.push(tmp->adjvex);
				visited[tmp->adjvex] = 1;
			}
			tmp = tmp->next;
		}
		cout << adj_list[q.front()].data << " ";
		q.pop();
	}
}

深度优先搜索

深度优先遍历是使用递归的思想,这里我们采用栈这种数据结构来模拟递归的实现。深度优先搜索同样需要一个标记数组来标记已经被搜索过的节点,避免重复搜索。深搜是沿着一条路搜到底,直到没有节点可以继续往下搜,再逐层返回得到。首先先确定从某个节点开始进行深搜,并将这个节点进行标记,然后沿着这个节点的边表进行搜索,如果遇到没被搜索过的节点,就将其入栈,直到这个节点的边表被全部搜索完,接下来取栈顶元素,对其进行打印(这里注意与广搜不同,要先进行打印),然后再对这个元素继续上述的操作,以此类推,直到栈为空,则说明深度优先搜索已经完成,可以结束。代码如下

//深度优先搜索
template<typename datatype>
void graph<datatype>::dfs(datatype e)
{
	stack<int> st;
	int visited[Maxvernum] = { 0 };
	st.push(e);
	int s = e;
	visited[e] = 1;
	while (!st.empty())
	{
		s = st.top();
		arcnode<datatype>* tmp = adj_list[s].first;
        cout << adj_list[st.top()].data << " ";
		st.pop();
		while (tmp != NULL)
		{
         
			if (visited[tmp->adjvex] != 1)
			{
				st.push(tmp->adjvex);
				visited[tmp->adjvex] = 1;
			}
			tmp = tmp->next;
		}
	}
}

最小生成树

图的邻接矩阵定义

最小生成树用图的邻接矩阵的方式来编写,首先给出图的邻接矩阵的定义。其私有成员包括图的顶点数,边数,顶点数组,邻接矩阵的二维数组,成员函数包括构造函数,打印邻接矩阵的函数,生成最小生成树算法的函数。定义代码如下

//图类(用邻接矩阵的形式存储)
template<typename datatype>
class graph2
{
public:
	graph2();//图(邻接矩阵)的构造函数
	void show_matrix();//打印邻接矩阵
	void prim();//prim最小生成树算法
private:
	int vernum2;//顶点数
	int arcnum2;//边数
	datatype vertex[Maxvernum];//顶点数组
	int graph_matrix[Maxvernum][Maxvernum];//图的邻接矩阵
};

构造函数

根据顶点数建立相应大小的二维矩阵,然后把每个节点先设成inf(无穷大),然后根据输入确定哪两个节点之间有边,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权值,然后将相应的位置的元素的数值设置为对应的权值,这里注意graph_matrix[i][j]和graph_matrix[j][i]都要设置相同的权值,因为两个节点连着的边是同一条边(因为是无向图,对应的邻接矩阵是一个对称矩阵)。代码如下

//图(邻接矩阵)的构造函数
template<typename datatype>
graph2<datatype>::graph2()
{
	int weight = 0;
	cout << "请输入顶点数和边数" << endl;
	cin >> vernum2 >> arcnum2;
	for (int i = 0; i < vernum2; i++)
	{
		for (int j = 0; j < vernum2; j++)
		{
				graph_matrix[i][j] = inf;
		}
	}
		
	cout << "请输入各个顶点" << endl;
	for (int i = 0; i < vernum2; i++)
	{
		cin >> vertex[i];
	}
	cout << "请输入哪两个点之间有边,以及这两个边的权值" << endl;
	for (int i = 0; i < arcnum2; i++)
	{
		int m = 0, n = 0;
		cin >> m >> n>>weight;
		graph_matrix[m][n] = weight;
		graph_matrix[n][m] = weight;
	}
}

打印邻接矩阵函数

代码如下

//打印邻接矩阵
template<typename datatype>
void graph2<datatype>::show_matrix()
{
	for (int i = 0; i < vernum2; i++)
	{
		for (int j = 0; j < vernum2; j++)
		{
			cout << graph_matrix[i][j] << " ";
		}
		cout << endl;
	}
}

prim最小生成树算法

要生成最小生成树,采用不断将新的节点并入到最小生成树当中,直到没有节点被并入最小生成树了,那么就说明最小生成树已经完成了,因此还需要一个标记数组isjoined来判断节点是否被标记。首先先选取一个顶点作为最小生成树的起始点,首先要将这个点并入到最小生成树的集合当中。接下来需要寻找下一个能够被并入到最小生成树集合中的节点,每次选一个连接到当前最小生成树集合中花费最小的节点,因此需要一个lowcost数组来记录每个节点到最小生成树集合的花费,并且在每次最小生成树集合更新的时候,这些值如果想被更新,只可能比原来的花费更小,才会被更新。接下来在lowcost数组中寻找花费最小的节点,并将其并入到最小生成树集合中,并将这个节点标记,并将其加入到最小花费之和sum中,依次类推,直到所有节点都被标记,那么说明此时的sum就是最小生成树的最小花费。代码如下

//prim最小生成树算法(输出最小生成树的权值之和)
template<typename datatype>
void graph2<datatype>::prim()
{
	int sum = 0;//权值之和
	int flag = 0;
	int isjoined[Maxvernum] = {0};//标记数组,判断是否被并入最小生成树,先全置为1,表示都未被标记过
	int lowcost[Maxvernum] = { 0 };//最低耗费的数组
	for (int i = 0; i < Maxvernum; i++)
		isjoined[i] = 1;
	for (int i = 0; i < Maxvernum; i++)
		lowcost[i] = inf;
	int vertex = 0;
	cin >> vertex;//从哪个顶点开始进行最小生成树
	isjoined[vertex] = 0;//将这个点标记
    for (int k = 0; k < vernum2; k++)
		flag += isjoined[k];
	while (flag)//一旦标记数组为0,则说明所有节点的最小生成树已经完成
	{

		for (int i = 0; i < vernum2; i++)//如果当前节点未被标记过,那么就判断每个未被标记的节点与上一次刚加入到
		{                                //已经连接好的最小生成树中的节点直接是否会存在更短的路径,如果存在
			                             //就将其更新,如果比lowcost[i]大,那么就不更新
			if (isjoined[i] == 1)
			{
				lowcost[i] = min(lowcost[i], graph_matrix[vertex][i]);
			}
		}
        int minx = inf;
		for (int i = 0; i < vernum2; i++)
		{
			if (lowcost[i] < minx && isjoined[i] == 1)//在未被标记过的节点中寻找权值最小的节点,并标记
			{
				vertex = i;
				minx = lowcost[i];
			}
		}
        isjoined[vertex] = 0;
		sum += minx;//加上新找到的那个节点与已经标记过的集合中的最小消耗
		int u = 0;
		for (int k = 0; k < vernum2; k++)
		{
			 u+=isjoined[k];
		}
		flag = u;//更改标记数组的总和
	}
	cout << sum << endl;
}


http://www.niftyadmin.cn/n/5230571.html

相关文章

同时给两个或者多个变量赋值(Python)

c 3 d 4 a, b c, d print(a1:, a) print(b1:, b)c [3, 4, 7] d [4, 2, 9] a, b c, d print(a2:, a) print(b2:, b)c [3, 4, 7] d [4, 2, 9] e [5, 2, 9] a, b, bb c, d, e print(a2:, a) print(b2:, b) print(bb:, bb)

【python笔记】与网络编程相关的知识总结

前言 菜某的笔记总结 内网IP与公网IP 首先&#xff0c;我们知道全球电脑数量众多&#xff0c;但是IP有限&#xff0c;所以我们无法每人分配一个IP。 应对这种情况&#xff0c;我们就出现了内网IP和外网IP。 首先我的公司为路由器注册了一个公网IP&#xff0c;那么外界对我…

洗盘子-栈

Description 小明和小苏将联手洗N个脏盘子。小明负责洗盘子&#xff0c;小苏负责擦干它们。每个盘子有一个指定的编号&#xff0c;范围为1 N。开始时&#xff0c;所有盘子按顺序排列在栈中&#xff0c;1号盘子在顶端&#xff0c;N号盘子在底端。 小明会先洗一些盘子&#xff…

当TinyMCE富文本编辑器遇到Vue3+nuxt+ts项目,分享引入成功案例及过程中踩的那些坑

文章目录 前言遇到的坑插入上传图片插件上传图片请求与返回值处理本地文件引入报错解决源码 前言 如果你的前端项目技术栈使用的是Vue3nuxtts&#xff0c;并且老大让你集成一下那个传说中非常丝滑的TinyMCE富文本编辑器&#xff0c;那么恭喜你和我一样中大奖了。 网上找了好久…

同态加密算法的基本概念 ,GSW

目录 同态加密算法的基本概念 算法分类 GSW 同态加密算法的基本概念 同态加密算法是一种特殊的加密算法,允许对加密状态下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仍然是加密的状态,而不是解密后的明文。同态加密算法的核心原理是将明文数据映射到一个特定的数学空间中,在该数学空间…

Numpy实践_数组的创建

文章目录 依据现有数据来创建 ndarray&#xff08;a&#xff09;通过array()函数进行创建&#xff08;b&#xff09;通过asarray()函数进行创建&#xff08;c&#xff09;通过fromfunction()函数进行创建 依据 ones 和 zeros 填充方式&#xff08;a&#xff09;零数组&#xff…

流批一体历史背景及基础介绍

目录 一、历史背景1.BI系统2.传统大数据架构3.流式架构4.Lambda架构5.Kappa架构 二、流批一体与数据架构的关系数据分析型应用数据管道型应用 三、流与批的桥梁Dataflow模型四、Dataflow模型的本质一个基本点两个时间域三个子模型1.窗口模型2.触发器模型3. 增量计算模型 四个分…

码云配置遇到秘钥不正确

你这个就是秘钥没有和git绑定&#xff0c; 需要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你的用户名随便写"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你的邮箱"